作者:陆成宽 刘垠 来源: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:2020/5/22 9:11:40 选择字号:小 中 大 建设创新型国家,我国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 ——专家解析主要指标提升背后的成因 2019年,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世界首位。
目前,病毒病所对几十份阳性标本的全基因测序还在紧张有序进行之中。不能因为病毒在海鲜市场集中暴发,就下结论说病毒一定源自这里。
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究竟来自何方,受到各方关注。首先对病毒的全基因组进行测序,测序后运用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方法,把不同的病毒放在一起,看哪个病毒突变的更多,变化更多的一般是进化更新后的病毒,突变少的更接近原始的病毒,它流行的时间也就更早,年龄也就更老。流调和大数据可能会发现病例之间的关联,有时候却无法判断他们之间到底是谁传染了谁。病毒的源头到底在哪里,以及疫情为什么在海鲜市场集中暴发,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。新发地检出的新冠病毒比欧洲现在流行的病毒要老 6月16日,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在一次公开发言中推测称:(新冠病毒)会在一些阴暗潮湿、比较污染、不好的环境潜伏下来,这是大家没有想到的。
一种在欧洲流行的老病毒,究竟是如何被带到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?科学家们还在日夜兼程地不懈探索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,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刘忠范介绍,与传统的加工制造领域的代工生产不同,研发代工是专业研究机构给企业打工做研发,针对企业的需求,组建专门的研发团队,开展定制化的研发。
目前,研究院已拥有近220人的石墨烯高科技研发队伍和企业管理团队,吸引了一大批顶尖人才和青年才俊。刘忠范介绍,北京石墨烯研究院一方面通过坚持不懈的原创性和颠覆性技术研发,争夺未来石墨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,充分承载国家意志。我们有技术,但没有规模化生产的能力。另一方面通过研发代工直接对接市场需求,确保市场牵引特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。
全国政协常委、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在接受《中国科学报》采访时说。研究院的建设发展,坚持双轮驱动的原则。
研究院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有机融合,探索新型研发机构建设,打造北京高科技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试验田。同时,通过建设一些典型的新型研发机构,真正使产学研有效结合。刘忠范认为,这其实对人才使用起不到激励作用。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探路新型研发机构建设。
刘忠范表示,研究院不唯文章、不唯帽子,提倡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,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。然而,对新型研发机构认识不到位、没有强有力资源匹配、缺乏清晰的建设思路等,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并不尽如人意。在刘忠范看来:如果是单纯地再建一两所研究机构,在机制上理念上与现有的高校研究院所没有差别,那是在1000的基础上再加1,对现有的科研格局不会带来任何改变,也不会产生切实的意义。企业负责提供稳定的研发经费支持,研发成果由双方共同拥有,并优先落地到代工企业,双方按约定的比例分享成果转化带来的利益。
在对接市场需求方面,立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、新兴产业培育、航空航天及国防需求等,致力于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。而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研立刻实现以市场为牵引,也不现实,也不应该是大学的定位。
但大学有自己的评价体系,在新型研发机构里的工作成果,能否被认定为兼聘人员在原单位的科研贡献,尚没有明确的说法。刘忠范认为,这要发挥政府的职能,让企业和大学等科研机构结合起来,开展协同创新。
刘忠范表示,新型研发机构的目的,不是纯粹做基础研究,也不是简单地为特定企业服务。因此,新型研发机构体现在运行模式和理念上,必须要新。而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提出的研发代工新模式,让科学家和企业家同乘一条船,是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重要尝试,旨在解决企业研发能力不足、科研机构成果转化率低、以及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等难题。在承载国家意志方面,研究院立足石墨烯基础前沿与变革性技术、石墨烯产业的材料基础与装备、石墨烯核心应用技术等方面,致力于解决卡脖子问题。目前,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,北京也正在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。实现双轮驱动 刘忠范所创立的北京石墨烯研究院,于2018年10月正式挂牌运营。
从现实来看,让企业研发能力短期得到快速提升并不可能。现在给兼职人员发工资很难,没有明确的说法,完全由相关办事人员自行解读。
比如一位来自高校的科研人员在新型研发机构兼薪,那么他的原单位就会从他工资里砍掉相应的部分。现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变成了一种口号,大家并未认真思考什么才叫新型研发机构。
刘忠范表示:这将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,避免了科研人员闭门造车、研究成果不接地气的问题,也回避了教授办企业存在的高风险。我认为,要用好北京的科创资源和优势,科研体制机制创新要有新突破、人才评价机制也要有重大突破。
刘忠范表示,布局新型研发机构,就是希望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,解决诸多卡脖子问题,做出一些别人没有的东西,提升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。同时,高校院所聚集了大量的科研人员,产出大量成果却没能为产业服务,导致了科技经济两张皮现象。而这需从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的初衷出发,要从产业需求角度考虑问题。研发代工模式是长期稳定的捆绑式合作,通过共同努力实现技术与市场的对接。
刘忠范表示,新型研发机构建设,正是进行这方面的探索,有了成功的经验后,能够实现推广。例如,北京石墨烯研究院与某企业合作生产粉体石墨烯材料。
例如研究院通过兼聘兼薪等方式,吸引了一些领军人才加入。此外,新型研发机构里提出的兼薪机制,也需要加强顶层设计
强化思维方式训练,培养学生数理融通能力,为未来技术的创新研究打下深厚的理论功底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,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、深入思考问题、大胆提出设想,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。
把握新工科新的工科专业、工科的新要求建设内涵,着力培养具有前瞻性、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,推动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升级,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、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基础。坚持学生中心,聚焦学生创新能力、审辩思维、持续发展、沟通合作等核心素养,结合关键核心科学技术问题,探索形成以科技前沿技术为驱动的面向未来技术的人才培养新模式。强化科研育人功能,探索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有效模式。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探索形成以科技前沿技术为驱动的面向未来技术的人才培养新模式,构建面向未来技术的课程体系、教材体系、培养机制、评价机制,探索新技术、新工具、新标准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。
未来技术的实现路径,需要持续探索。六是汇聚各方资源,汇聚科研院所、企业、投资机构等各方资源,为未来科技发展和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提供技术、经费、师资等全方位有力支撑。
(二)立项程序 1.依托高校根据未来技术学院总体定位、建设思路,紧密结合实际,在充分论证基础上开展建设,搭建基础教学与管理团队,明确体制机制。教育部办公厅 2020年5月12日 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(试行) 科技飞速发展引发的革命性、颠覆性技术突破正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、社会发展进程、国际竞争格局。
健全未来技术学院管理体系,建立面向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,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,完善部门分工负责、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,加强与校内有关学院、部门的协同联动。特别声明: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,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
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
评论列表